安邦保险再演“举牌潮”,一日内举牌三只A股,投资范围更是横跨能源、医药、地产领域。一夜间,涉及安邦保险集团和生命人寿的四张举牌公告联袂出炉,宣告保险资金正在杀入A股市场。
12月8日晚间,万科A、金风科技、同仁堂接连公告,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这三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均已超过5%。浦发银行(600000.SH)当晚也公告称,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已持有该上市公司20%股份,这意味着,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富德生命人寿再度增持了浦发5%股权。
一连串搅动资本市场的举牌事件彰显,临近年底,保险资金全线出击。
除了安邦和富德生命人寿,中国人寿也加入了扫货大军。
12月8日晚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601628.SH)公告,拟斥资130亿元参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之前一天的12月7日晚间,远洋地产(03377.HK)公告,安邦保险集团已持有该上市公司20.5%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对于这次集中出击的目的,安邦保险集团和生命人寿的表述均较为官方:出于对所增持上市公司前景的看好。
值得关注的是,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哪些将成为未来经济工作的重点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4个关键点。外界分析,这有可能成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
安邦卷土重来
安邦保险集团增持万科A,并不出人意外。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12月7日,安邦保险集团分别持有民生银行(600016.SH)12.11%股份、金地集团(600383.SH)20.96%股份、金融街(000402.SZ)24.99%股份、招商银行(600036.SH)10.72%股份。
这些上市公司属金融业或地产业。
令人意外的是,安邦保险集团此次将触角伸向了“另类”的可再生能源龙头企业——金风科技,以及药企同仁堂。
金风科技长期位居中国风电行业的榜首。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研究员曹寅告诉早报记者,金风科技优势非常明显:第一是品牌优势;第二是历史传承,它是中国第一家风电整机企业;第三是机型非常全面,从小风机到大风机再到海上风机,都有涉及,且性价比高;第四是产业布局全面,从风机整机制造,到下游风场开发,再到企业的节能推广等。
金风科技2015年上半年业绩显示,该公司业绩超预期,实现营业收入94.3亿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46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110.90%、276.62%、276.69%。多家证券公司评价其“尽显王者风范”。
从行业面来看,中国已是全球第一大可再生能源市场。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在2014年,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去年,中国有11%的发电来自可再生能源。
同仁堂2015年上半年业绩增长稳健:实现营业收入56.5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亿元,每股收益为0.36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9.04%、14.99%、16.66%。
券商点评,同仁堂是潜力巨大的平台型企业,拥有纯正中药产品、丰富中医师资源和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药价放开和电商发展;国企改革预期等积极因素有望改善该公司经营机制。
中国人寿拟130亿入股邮储银行
中国人寿此次是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股邮储银行。这也意味着,邮储银行临近上市。
据中国人寿公告,中国人寿拟斥资约130亿元,定向购买邮储银行增发的33.4190亿股,交易完成后,中国人寿持股比例将不超过5%。
不过,中国人寿并未披露邮储银行此次引入的其他战略投资者,亦未公布后者的总筹资金额。
邮储银行作为国内惟一未上市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已筹划上市多年。
据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11月底报道,邮储银行的其他战略投资者还包括淡马锡、瑞银以及世界银行旗下机构国际金融公司(IFC)和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等。
上述报道提及,邮储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事宜正在等待监管部门最终审批通过,若顺利的话,预计将于12月正式签署有关协议。邮储银行H股IPO或于明年启动。
邮储银行成立于2007年,为在中国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邮储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资金业务及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此前,邮储银行的惟一股东为中国邮政集团。该银行正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为上市作准备。
截至2014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经审计总资产为人民币6.298325万亿元,净资产为人民币1879.09亿元。2014年度,邮储银行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733.79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325.67亿元。
中国人寿称,邮储银行是中国领先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拥有庞大的渠道网络以及零售客户基础,其存款业务实力雄厚、贷款业务高速增长且资产结构均衡。
中国人寿预期,此次交易可为其带来较为稳健的财务回报和可期的升值空间,并可以此为契机与邮储银行开展进一步合作,支持保险主业的发展。
生命人寿增持浦发
在保险资金纷纷开启扫货模式的同时,生命人寿也未掉队。
12月8日,浦发银行发布《关于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公告》,公告称收到富德生命人寿通知,截至12月8日,富德生命人寿通过上证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购买浦发银行普通股A股累计已达37.3亿股,占浦发银行普通股A股总股本的20%,不是第一大股东。
与此前三次举牌一样,生命人寿称买入的目的是看好浦发银行发展前景,在未来12个月内将根据证券市场整体状况并结合浦发银行的发展及其股价,决定是否继续增持。
公告称,自上次披露(11月10日)以来截至12月8日,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浦发银行股份合计179.11亿元。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前,富德生命人寿累计获得浦发银行贷款余额为73.1亿元。
根据浦发银行三季报,其单一股东中,中移动广东公司以20%的持股为第一大股东,上海国际以持股16.9%排第二,富德生命人寿-传统以持股5.66%排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浦发银行行长刘信义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浦发并购上海信托97.33%的股权事宜,所有法律审批程序已经全部完成,将在一年内完成交割。今年10月23日,浦发银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获得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浦发银行拟向上海国际集团、上海久事、申能股份等发行近10亿股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上海信托97.33%股权,交易金额约163.5亿元。
国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马鲲鹏告诉早报记者,短期内生命人寿对浦发银行的增持已告一段落,在“详式权益变动书”中,生命人寿在“信息披露义务人是否拟于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选择了“否”,此前都选择“是”,但该项下仍有一条,“不排除未来12个月继续增持的可能性。”
马鲲鹏认为,考虑到定增尚未完成,完成后生命人寿持股比例将被摊薄至19%,但“不排除未来12个月继续增持的可能性”的说法可能意味着定增后,生命人寿可能再增持2亿股,以维持20%的持股比例。
20%的持股比例或许就是生命人寿当时的目标,何况保险公司持股银行超过20%都需要报银监会。公告称,2015年9月21日,富德生命人寿召开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临时会议,同意公司通过二级市场继续增持浦发银行股份不超过该公司总股本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