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金融>公司资讯>富德生命人寿>

生命人寿靠万能险保费冲进行业第三名

生命人寿靠万能险保费冲进行业第三名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1600亿元保费规模、单月销售量115亿元,看到生命人寿这些业绩,你就明白为何险企举牌上市公司“不差钱”。

1600亿元保费规模、单月销售量115亿元,看到生命人寿这些业绩,你就明白为何险企举牌上市公司“不差钱”。

记者获悉,生命人寿在近日举行的2016年度工作会上公布,2015年的年度规模保费突破1600亿元,同比增长133.7%,市场排名进入前三,仅次于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

此前,生命人寿曾因举牌浦发银行并与另外一家举牌大户安邦保险争夺上市公司金地集团(600383)闻名市场。

然而据记者观察,虽然生命人寿保费规模已超越绝大部分老牌险企,但其中过半保费仍属于高现金值保险,也就是通常说的万能险、投连险以及分红险。那么用万能险保费做资金举牌上市公司、购买资产,甚至将此作为险企的投资“资金池”是否行得通?

记者寻访多家银行发现,高现金价值产品的销售主体呈现增多趋势,由原来的个性销售尝试逐渐发展为行业共性的销售模式,可见老牌险企对这种高现金流产品也颇为眼红。

某险企人士也向记者透露,多数险企针对高现金价值产品都设定了销售额度,在较短期限内完成销售考核指标,占据市场份额的目的明确。 而在渠道方面,目前集中在传统的“两邮”(邮政、邮储)渠道,主要针对“理财额度较小、理财时间较短、农村和城市周边地区”的客户群体。

现实是,如今已有不少险企依靠这种高现金值、高退保率、高资本占用的“三高”产品,叩响了A股市场的大门。

除去生命人寿,参与近期“万科争夺战”安邦保险和前海人寿亦是万能险热衷者。

从某种角度来看,像万能险这类高现金价值保险更像是险企专用现金池:保险公司通过银行、网络的渠道进行快速销售、实现融资,然后将募集的产品资金投入资本市场,通过赚取差价获利。

然而,这种行为必须满足多个条件方可盈利,比如利差够大足够偿付成本,比如产品的退保率较低不会引起大规模挤兑退保,再比如金融市场相对稳定、A股上市公司不会发生“黑天鹅”。

[责任编辑: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