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评论>深网时评-春天的故事>

守护最美夕阳红

条评论立即评论

守护最美夕阳红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出具体实施举措。“夫孝,德之本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落实好老年优待政策,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应常怀敬老之心,善谋为老之策,多做为老之事,共同描绘最美的夕阳图景。

常怀尊老敬老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尊重、关心老年人,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第一篇署名文章就是在河北正定工作时写下的《中青年干部要“尊老”》,提出许多关于老干部工作的创新观点。2014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海淀一家养老院看望,对老人的合影要求欣然同意,更是特意把坐轮椅的老人安排在自己前面。“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年轻干部尤其应以身作则,做到尊重老同志,学习老同志,爱护老同志,营造尊老敬老良好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

常思助老利老之策。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2.6亿,占总人口比重18.70%。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好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时代命题。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到正式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为国家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擘画老龄工作的宏伟蓝图。“互联网+养老”的新思维、互助型养老的“时间银行”新尝试、各地社区居家综合养老的新模式,这些探索实践都在为我们构筑更加温馨的“老年家园”添砖加瓦。

常做为老助老之事。老年人是时代的推动者,更是时代的宝贵财富。他们年轻时将青春热血奉献给了国家和社会,年老后理应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广大青年党员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要求,多多走进“孤巢”“失独”等家庭困难的老人家中,多“唠家常”多谈心,耐心倾听他们“急难愁盼”的问题,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和精神需求,通过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等切实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帮助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起青春力量共同守护好最美丽的夕阳红。(赵聪慧)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柯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