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是北京市区和乡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北京市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时强调,要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选举全过程监督。
选举其实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通过加强选举全过程监督的途径来实现。尤其在镇区一级基层政府,选举过程是否规范,选举结果是否契合人民群众心中的期盼,最容易影响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感。组织部门作为基层选举工作的操刀者,必须加强选举全过程监督,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民群众监督的选举环境,令选举流程科学化,让选举在阳光下进行。因此,加强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选举的全过程监督,在人民群众面前展现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健全选举制度,加强选前监督。建立健全选举制度是促进选举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必须的条件。而把好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换届选举选人用人关,则功在选前的日常组织工作中。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严管就是厚爱,平时对干部不严管,看似团团和气,实则是监管缺位,既贻误了干部成长和发展,也是对人民群众的不负责任。通过建章立制把选举工作程序具体化,规范化,使选举工作有规可依,有序可循,唯有这样,基层选举工作才能更扎实,群众才能更满意。例如平时干部考察发现一个问题线索,从收到到初核再到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审查研究等必须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一个程序一个程序按要求走到位,从而防止权力滥用。组织部门只有在平时不断健全内控机制,强化监督措施,并根据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始终坚持选贤任能的用人导向,才能锻造一支忠诚坚定、担当尽责、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加强选举流程规范,确保选举圆满完成。去年7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对基层党组织的选举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也对基层选举提出了更明确更严格的要求。选举流程规范,必须坚持严格程序,严肃纪律性,做到规范性。明确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做实做细相关工作。组织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把握时间节点,严格依法依程序办事,做到一个步骤不少、一个环节不漏、一个程序不减。要严肃在选举工作中的纪律,严禁一切非组织行为,严防黑恶势力、宗教势力渗入选举工作中,要加强牢记选举“十严禁”换届纪律,对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的代表,要结合群众反馈,上级党组织要求,以及干部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细化,既满足流程规范要求,也保证组织的运行和活力。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做好预案,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坚持团结协作,明确工作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如在选举工作中监督不严,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也要进行责任追究。只有不断强化监督检查,才能确保基层选举工作风清气正,确保圆满完成选举任务。
强化选举后干部监督和培养。选举后的持续监督培养考验是始终要面对的严峻考验。一些地方,基层选举只管干部的选用,很少去管监督,只管工作的进展,很少管干部队伍的思想状况,选举监督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组织部门作为基层选举的把关部门,纪律部门,要始终对党绝对忠诚,不断加强学习,严把审核关。因此,在工作思路和方式上,针对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强化党内监督,坚持依规依纪,明确政治监督要求,强化监督综合功能,提升监督力度和实效。在工作实践中,要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的作用。要始终坚持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贯通起来,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另外,要始终坚持对党员干部的培养和考察,确保所选干部对党忠诚、为民尽职,始终脚踏实地,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实际行动回报人民期盼。(黄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