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南非向世卫组织报告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变种奥觅克戎,这一变异株较德尔塔病毒拥有更多的刺突蛋白突变。这些变异多样化,且大部分位于与人体细胞相互作用的区域,可能突破免疫屏障,引发更大传播风险和疫苗抗药性。不断出现的变种病毒将一张张试卷展开在世界各国面前,而中国必将继续走在全球前沿,书写疫情防控“教科书”。
一、何以抵挡变种毒株
单独凭借疫苗建立人群免疫屏障的路线已被证实绝不可行,当变种毒株来袭,最有能力阻挡其入侵传播的便是中国,也只有中国,其有三靠:
一靠党的坚强领导与人民团结一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的指示批示为这场战“疫”指明方向,以及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起到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无不体现着党的坚强领导,也只有中国才能在党的带领下,凝聚全国力量,激发群众动能,全民团结配合,共同抗击疫情。
二靠动态清零路线与坚守使命担当。既要与普遍增加的国际交流相适应,又要防止国内疫情防线被国外的严峻形势冲破,中国始终坚持也有能力保持疫情的动态清零,这一路线也为中国的抗疫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动态清零的实施离不开每一位参与疫情防控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担当,无论是日夜鏖战的医护人员、冲锋陷阵的军警战士还是深入一线的志愿者、基层工作人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取得如今的抗疫成果。
三靠强大基建制造与优质医疗水平。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迅速建立的口罩与防护服生产线和迅速提高的防疫物资产能,都在展现着“基建狂魔”的高质高效与“中国制造”的强大优势。近年来国内医疗水平的迅猛发展也为疫情的控制提供了优质资源保障,先进技术的不断研发与引进、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标准实验室的建设及投入、中药的深度挖掘与药品研发加速,都在助推中国走向世界医疗前沿。
二、何以巩固防疫成果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疫情防控已然取得优异成绩,但巩固当前防疫成果,更需严防偶发病例的出现引发大规模疫情传播,从严管控、全盘考虑,其有三要:
一要控制传染源头,当好“守门人”。境外输入作为国内当前疫情的主要传染源,严格落实进出口岸“人物并防”与检测筛查是从根源切断传播的重要途径,在保持部分开放与动态清零的路线下,将疫情控制在萌芽中是最有效也是最节省资源的方式。
二要切断传播途径,严防“多米诺”。新冠病毒具有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等多种方式,严防链式传播,需要从重点人员隔离转运、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隔离场所规范管理、公共环境定期消杀等角度多措并举,彻底切断传播途径,降低传播可能性。
三要保护易感人群,注入“强心剂”。当前疫苗接种仍是抵御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之一,积极推进重点人群加强针接种、不断根据病毒现状改进预防与治疗手段将有效保护易感人群,同时协同各基层社区、人员密集场所加强防控宣教,提高防护意识,才能将风险从人群中降到最低。
截至12月2日,奥密克戎毒株已波及27个国家和地区,且范围还在不断扩大,面对开放的国际环境,中国不能独善其身,一方面继续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将国内疫情防控贯彻到末端,并迅速开展新型变种病毒疫苗研发;另一方面展现大国担当,向条件落后的国家伸出援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终将战胜疫情,国际环境必将重回轨道、蓬勃发展。愿人群健康,亦愿国泰民安。(黄荔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