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评论>深网时评-春天的故事>

构建网上美好家园,凝聚改革发展新动力

条评论立即评论

构建网上美好家园,凝聚改革发展新动力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特约评论员|林风

12月16日,由深圳市委网信办、深圳市文明办主办的2021深圳网络文明大会举行。本次大会以“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共建网上美好家园”为主题。据了解,大会上还发布了“深圳网民十大网络文明行为”和《深圳共建网络文明倡议书》。



11月19日,以“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北京举行。12月8日,广东省网络文明大会在广州举行,回顾全省网络文明建设成就,并深入推进全省网络文明促进行动。此次2021深圳网络文明大会的举办,正是在此背景下的全新、及时的延伸与落地。2021深圳网络文明大会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贺信精神和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深圳网络文明建设。

毫无疑问,2021深圳网络文明大会的举办格外引人注目。一方面,深圳市的互联网发展史、互联网普及率和网民规模均具有巨大代表性。相关数据显示,深圳的互联网普及率(93.2%)全国第一,接近全球领先的北欧地区发展水平(95%)。截至2020年12月,深圳市网民规模达到1244万,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3.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2.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试验田,深圳市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人们的注意力和嗅觉。从这个意义来说,举办2021深圳网络文明大会,以此探讨未来网络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汇聚、弘扬和唱响“圳能量”,给人新的振奋,不失为一次积极的尝试。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至今,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1.6%、网民规模突破10亿。互联网,不仅是见证我国经济社会和改革发展进步的一面镜子,更已成为亿万群众共同拥有的一个宝贵精神家园。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诸如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网络“标题党”、网络谣言与诈骗、“饭圈”乱象、网络侮辱历史英烈等网络乱象层出不穷,搞得网络一片乌烟瘴气、秩序浑浊。网络空间是否风清气正、网络环境是否清朗、网络生态是否健康,既关乎亿万网民的切身权益,也关涉能否为经济社会改革发展营造新的动力。

正因为如此,深圳市近年来切实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以2021年为例,深圳市落实《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深圳市网络文明促进行动工作方案》等要求,积极开展各类网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更进一步看,深圳市组织开展了2021深圳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深圳市APP个人信息共护大会、网络大V看深圳系列活动以及2021年深圳好网民正能量故事征集等活动。这些活动,及时、持续地在网络空间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为深圳市和全国的改革发展汇聚起新的共识、新的动力。

当然也要看到,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共建网上美好家园,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没有鸣金收兵的时候。对此,仍需从多个方面着力,久久为功。比如,需要我们继续从网络法治建设着力,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构建起“惩治防”并举的管网治网机制。同时,也要从网络文明建设、内容建设等层面下功夫,对网民的思想、文化、道德、行为等予以及时引导。以治标促进治本,以治本巩固治标,建立完善守护网络美好家园的长效治理机制。

“共同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已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构建起一个美好的网络家园,是题中之义。让网络空间主旋律更加昂扬、“圳能量”更加充沛,为新征程凝聚起新的改革发展动力。

 

个人简介:李松林,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毕业,原《京华时报》新闻评论部编辑,评论员,现供职《北京晚报》深度报道部。多次获“北京新闻奖”、“中国人大新闻奖”,一次获“赵超构新闻奖”,为多家媒体撰稿和担任连线评论员。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柯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