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评论>深网时评-春天的故事>

他们为何上“榜”

条评论立即评论

他们为何上“榜”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近日,《榜样6》专题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中向我们介绍一群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树立可敬可学的好榜样。我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何能够上“榜”,只因他们拥有逢山开路的斗争意志、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和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因“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斗争意志。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从秉承热爱祖国、扎根边防的初心,面对越线外军的挑衅,寸步不让、英勇无畏,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祁发宝,到57年如一日,用脚丈量边防线,拿起枪就放哨,扛起镐就种地,时刻与偷渡者做斗争,守护边防安全的魏德友……他们书写了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壮丽诗篇。新形势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培养斗争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在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要有挺身而出的意志攻坚克难、无所畏惧。

因“一叶一枝总关情”的为民情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奖那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从“绣花功夫”破题,“守好一亩三分地”,建立三级网格化机制,舍小家为大家,一心一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孙金娣,到带领群众历经30多年,在绝壁上开凿“生命渠”,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的黄大发……他们身上展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时代风采。他们时刻冲锋在前,真心实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宗旨,做到心中有民,去官气、接地气、粘土气,沉下身子,多与人民群众交流,为群众办实事,当好人民的勤务兵。要甘当小学生,学在深处,干在实处,不断学习,砥砺本领,避免“本领慌”。

因“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从为追求“航空梦”,无畏困难、风雨无阻,坚守初心使命,将一生都奉献给国家武器系统、雷达干预系统的“新时代两弹一星”陈定昌,到坚守贫困地区教育一线40余年,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扶贫工作的“时代楷模”、“燃灯”校长张桂梅……他们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不计报酬,无怨无悔,他们充分诠释了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精神。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牢记“奉献”二字,甘当“蜡烛”,照亮他人,不计个人得失,在岗位上任劳任怨,辛勤耕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小事。(曾俊文)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柯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