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评论>深网时评-春天的故事>

以榜样为镜 砥砺奋进新征程

条评论立即评论

以榜样为镜 砥砺奋进新征程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12月8日,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榜样6》如约而至。今年的榜样,涵盖了“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以及全国优秀基层党支部等,他们对党忠诚、无私奉献,在各自的岗位上勇担使命、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精彩画卷。

榜样身上是“披荆斩棘”的艰苦奋斗。“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传家宝”。“戍边巡边50余载、边境线上的活界碑”魏德友,57年如一日的扎根边防一线,巡边护边20余万公里,磨破80多双鞋子;“燃灯校长”张桂梅,坚守贫困地区教育一线40余年,先后帮助约2000名贫困山区女孩走出大山;“当代愚公”黄大发,历时36年,在绝壁上靠着锄头和铁锤建成一条“生命渠”。榜样们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地,面对什么样的难题,始终不曾退缩、躲避,始终坚守一线、奋不顾身、艰苦奋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也可以预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会有更多的暗流涌动和更大的惊涛骇浪,广大党员应当以榜样为镜,锚定目标坚定信心,久久为功,接续奋斗,以艰苦奋斗的底色描绘出更多的美丽画卷。

榜样身上是“一心为民”的全心奉献。“草原之子、牧民英雄”延·巴特尔离开“将军家庭”,成为普通牧民,让草原变绿,让牧民脱贫。敢挑重担、敢滚钉板、敢打硬仗的“贴心书记、最美巾帼”孙金娣,带领党员干部开创网格化党建模式,所负责的街道11年无上访记录,被誉为“新时代城市版的枫桥经验”。榜样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深刻践行不负人民嘱与托,他们的样子就是党的样子,世界第一大党的制胜密码也正是在此。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走进群众心头,真正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和领路人,用拼搏、大爱、奉献诠释共产党人的无悔初心。

榜样身上是“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一个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不仅要看一时一事的行事作风,更要看重大关头的关键抉择。危险来临时,是畏缩不前还是顶压前行,是只想自己还是顾全大局,既考验着干部的担当作为,更是一次党性修养的检验。“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面对越线外军,他寸步不让,殊死搏斗,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坚守初心使命,一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常常一年200多天守在戈壁试验场,77岁高龄时仍亲自担任总设计师,主持完成重大反导试验的“导弹专家、为国铸盾”陈定昌,把生死置之度外,将爱党爱国融入血脉、镌刻进肌肤,将崇高的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诠释许党报国的赤胆忠心。诚然,每个人都有家庭、有牵挂、有顾虑,义无反顾、舍生忘死并不是轻易就能做出的选择,但是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对“大我”和“小我”有着清醒的认知,对得起共产党员的光荣身份,对得起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用永恒的初心使命,为党旗增辉、为党徽添彩。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榜样,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要学习榜样、汲取力量,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砥砺奋进,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创造属于新时代、新征程的光辉业绩。(胡镫元)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柯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