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评论>深网时评-春天的故事>

年轻干部当做一粒好种子

条评论立即评论

年轻干部当做一粒好种子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袁隆平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把自身经营成一粒好种子,深深扎根大地,广泛汲取营养,结出丰硕果实,用最饱满、最热情的行动,回馈党和人民的培养与期望。

深深扎根大地,筑起“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血肉联系。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悟透了“以百姓心为心”的意义,才能更加明确肩上的使命与责任。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年轻干部在解决民生难题时,不主动想办法,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有些年轻干部激情来的快去得也快,遇到挫折,容易自暴自弃“撂挑子”……归根结底,还是思想认识问题,对为民服务理解还不够深。须知,干部的第一身份是“人民公仆”,要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也是年轻干部需要上好的第一课。要心里装着人民、眼里看到人民,把人民群众过日子的每一件事放在心头,带着问题走村入户,多了解村情民意,多看群众急难愁盼,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让为民服务成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让“国之大者”成为“实之行者”。

广泛汲取营养,锤炼“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过硬本领。成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凭实力干出来的。当前我们已经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面临很多新形势新任务,年轻干部要抓住一切机会,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储备能量,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加强学习是根本,不光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身边的“活教材”学习,多看领导同事们怎么说怎么做,多向群众学习管用的“土办法”“好办法”,多看看国内外其他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广泛汲取各方面“营养”,去粗取精、取长补短、学以致用。人在事上练,实践锻炼是关键,基层一线是天然的“大熔炉”,急难险重岗位是上好的“磨刀石”,多到基层“墩墩苗”,多做几次“热锅蚂蚁”,锤炼过硬本领,做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年轻战士”。

奋力开花结果,实现“为官一场,造福一方”的人生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写道,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造福一方,就是为民谋福,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急于求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漫不经心,是不能做成事业的,更遑论惠及群众了。无论是用36个年头凿出绝壁“生命渠”的当代愚公黄大发,还是57年如一日扎根边防一线的活界碑魏德友,亦或是长期驻扎基层一线把“矛盾窝子”变成零上访“和谐样板”的孙金娣……榜样用看得见的哲理昭示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善始善终,才能有所建树、为民谋福。久久为功需要年轻干部涵养“滴水穿石”的韧劲,义无反顾、迎难而上,对准人民幸福生活这个终极目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干下去,辛勤的耕耘才能在群众的心田中结出幸福的果实。

每棵大树,都曾只是一粒种子。年轻干部当作一粒有情怀、有本领、有作为的好种子,唯有如此,待到长成参天大树时,方能让群众有庇佑、有信心,为国家持续繁荣稳定、发展进步提供不竭动力。(杜雪)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柯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