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专题纪录片《零容忍》在央视热播,通过选取16个典型案例,采访纪检监察干部、涉案当事人以及相关人员,充分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折射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做到坚定理想信念、时常修剪欲望和永葆对民真诚,继续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党和人民事业赤诚奉献,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取得好成绩。
坚定理想信念。树高千丈靠根深,人行万里靠铸魂。在《零容忍》中,原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和原江苏省政法委书记的通报都提到一点:“从未真正树立理想信念”。这与我们党的初心宗旨严重违背。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刻查摆,引以为戒,立鸿鹄志,将理想信念融入精神血脉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常怀敬畏之心,不越矩、不踩线。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们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做到与党中央决策部署高度一致,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时常修剪欲望。“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社会在发展,条件在改善,党员干部面临的诱惑和考验越来越多,如果不能遏制住自己的欲望,任物欲横流,就会被贪欲吞噬,就会守不住党纪国法的底线。从为满足自己“设计梦”,敛财建设占地109亩私家园林,过着极度奢侈、自我毁灭生活的陈刚,到精心设计掩盖受贿事实,忏悔时表示“从自己所触犯的法律看,还是自己的贪心。”的孙德顺……他们都毫无底线,没能遏住自己的欲望。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得与失的关系,在待遇和生活上知足,在工作和学习上知足;要知可为,知不可为,严格遵守纪律,加强自我约束,做到令行禁止;要追名节,不追名利,做到任何时候公道正派、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清正廉洁。
永葆对民真诚。“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是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天下之大,黎元为先,作为共产党人,待民真诚,需要时刻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反观《零容忍》中“出境”的领导干部,从骗取贫困户救命钱的低保办主任赵永琏,到内蒙古涉煤腐败团伙……他们都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作风上严重脱离群众,在情感上疏离群众,严重破坏了党的光辉形象和执政基础。作为党员干部,要树立为民情怀,以民评民说为标准、民心民力为依靠、民意民生为依据,带着深厚感情做群众工作,了解实情察民意,加强沟通听民声,办事公道聚民心,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曾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