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零容忍》正在热播,生动讲述了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故事,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关注和反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狠抓作风建设,强力反腐肃贪,突出明规立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风政风持续明显改善,但是正如专题片的主题“零容忍”,只要贪腐行为还有生存空间,我们就丝毫不能放松警惕。
行动上零懈怠,形成不敢腐的震慑。专题片《零容忍》中落马官员现身说法,用严重违纪违法事实与深刻忏悔反思,过往奢靡的生活与铁窗之内的朴素衣着,形成强烈对比,发人深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不敢腐是不能腐、不想腐的前提,解决的是腐败成本问题,重在行动上形成惩治和震慑。必须采取高压的反腐措施,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行贿受贿一起查。对敢于越过红线的贪腐分子重拳出击,绝不留情,坚决做到有案必查、有贪必肃、有腐必惩,让腐败分子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问责上零宽容,构建不能腐的机制。从专题片《零容忍》中可以看到,身居高位者用个人意志代替集体决策,使监管制度形同虚设,最后导致贪腐行为不断升级和扩散。当前,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并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翻新升级、“围猎”腐蚀还任重道远。必须不断完善监督约束,创新监督方法,堵住制度漏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面。要将党内监督同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加权力运行的透明度。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实以案促改,有针对性开展专项治理,强化监督力度,不断压缩贪腐的生存空间,让那些有贪腐之念的干部无机可乘、无缝可钻。
思想上零侥幸,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四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账。”专题片《零容忍》里干部腐化案例,给人冲击最为直观,有些干部家里高挂“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却仍大行受贿之事,实际上根本就是理想信念不坚定,甚至从未真正树立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缺失必将导致思想滑坡从而一步步陷入腐败的深渊。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拧紧拧实理想信念“总开关”,深入学习百年党史,用伟大建党精神涵养身心,用先进榜样的力量指引前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从思想根源处筑起抗腐“防火墙”,在奋斗中始终保持共产党人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品格风范。(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