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评论>深网时评-春天的故事>

常修常炼,达到坚定理想信念“三境界”

条评论立即评论

常修常炼,达到坚定理想信念“三境界”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一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的主要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怀着殷切期望,提出了六个明确要求,为广大党员干部做人成才干事指明了前进方向。其中,排在首位的要求就是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指路灯塔和精神之“钙”。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炼,达到坚定理想信念“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百年前世局纷乱,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乱世中成立并不断发展壮大,正是由于我党是有着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有崇高理想,就能够高瞻远瞩、把握形势,抓住发展的主要矛盾;有坚定信念,就能够意志坚定、团结统一,不被暂时的困难所阻挠。作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第一重境界就是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我党的理想信念,坚定前进的方向和决心。只有这样,党员干部才能够经受考验、行稳致远。如果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语焉不详、吞吞吐吐,甚至避而不谈、弃如敝履,丢掉了我党的理想信念,势必会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终将为历史和人民所唾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从推翻旧社会到建立新中国,再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党百年的道路上绝非一帆风顺,坚定理想信念也绝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中国共产党一路砥砺前行,靠的就是党员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无数革命先烈在残酷的斗争中为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大义凛然、慨然就义,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理想信念,用身躯筑成了中华人民的复兴之路。作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第二重境界就是要在长期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只有这样,党员干部才能将坚定理想信念从口号化作行动、从写在纸上变为融于血中。如果党员干部仅仅将坚定理想信念挂在嘴上,不能知行合一,终将会“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甚至背叛初衷”,会出大问题。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上经历了许多失败和挫折,无数仁人志士被敌人逮捕后拒绝诱降、英勇就义,无数革命战士在斗争失败时前仆后继、百折不挠。中国共产党能够在无比酷烈的斗争中取得最终胜利,就是因为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作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第三重境界就是对党忠诚,无论顺境逆境,都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只有这样,党员干部才是真正地将理想信念坚定融入骨血、化作本能。和平时期的党员干部要做到对党忠诚,就是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执行组织决定、服从组织安排,做好组织的“一块砖”,以组织的信任和培养为荣。如果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拈轻怕重、患得患失,只愿呆在“北上广”,不愿意去“新西兰”,那么就不能说是“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年轻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只有将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正确坚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稳稳接过党和国家交给自己的接力棒,在新的跑道上再创辉煌。(尹予雯)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柯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