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这已经是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六次出席并寄语年轻干部,每每讲话,离不开人民这个字眼,寓意深长,也是对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作为年轻干部,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
为民造福首要的是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在去年9月开班式上,这样讲过:“这个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在信仰信念的支撑下,无数革命先烈走上革命道路,为了救国救民英勇赴死,夏明翰写下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赵一曼面对枪口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等等。他们大义凛然,慷慨就义,用生命诠释着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年轻干部,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深刻理解理想信念的丰富内涵,并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炼、常悟常进,真正传承好理想信念的接力棒。
为民造福重点落在办实事解难题。“生活过的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等,既“唱”得响亮,也落在实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足迹遍及全国,不管是脱贫攻坚战还是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都能看到最中心的二字——“人民”。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群众多说“体己话”,做群众的“贴心人”,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为民造福关键在于敢于担当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担当和斗争是一种精神,最需要的是无私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斗争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共产党人讲党性、讲原则,就要讲斗争,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作为年轻干部必须要从思想上克服不愿斗争的软骨病、不会斗争的无能症和不敢斗争的恐惧症,挺起脊梁、冲锋在前,在重大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在大风大浪中长才干、壮筋骨,不断修炼自身内功,锻造过硬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