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评论>深网时评-春天的故事>

勇于担当 敢于斗争

条评论立即评论

勇于担当 敢于斗争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只有全党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了殷切期望:年轻干部一定要挺起脊梁、冲锋在前,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先后完成了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经天纬地的强国大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

担当和斗争是一种精神,最需要的是无私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无私者无畏,无畏者才能担当、能斗争。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矢志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心底无私天地宽。党员干部必须要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时刻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

担当和斗争是一种责任,敢于负责才叫真担当、真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改善民生、疫情防控等都需要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党员干部应知责于心想干事,担责于身讲认真,履责于行重实干;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

担当和斗争是一种格局,坚持局部服从全局、自觉为大局担当更为可贵。当下,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全球疫情仍在继续,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谋全局才能谋一域。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一切工作都要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为前提,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唯有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李郑)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柯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