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评论>深网时评-春天的故事>

读懂“全票当选”背后的“民心所向”

条评论立即评论

读懂“全票当选”背后的“民心所向”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近日,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会议在南宁召开,在广西参选的党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选人习近平同志,以全票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是一次党内民主的“活教材”,体现的是二十大代表选举过程的“含金量”,广大党员干部要学懂这本“活教材”,同时也要融会贯通,积极参与组织活动,发扬民主优势,凝聚起逐梦复兴的磅礴力量。

发挥主体性作用,不随大流,坚守初心。党内民主活动过程中,党员的主体性地位是核心。如果不能有效吸纳全体党员的意见,让每名党员充分发表建议,那就不能提高民主的质量。正如本次广西选举工作,通过广泛发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每位参与者深思熟虑,通过选票积极“秀”出自己的态度,展示了党员们的主体性地位。“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广大党员干部应当特别注意不要随大流,要做一个“有态度”的人,不能做一味点头的“好好先生”,让基层奋斗的“第一手情报”能够顺畅流动,让“初心未改”在“群策群力”中得到“共振放大”。

坚持集中制原则,顾全大局,同心协力。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民主过程不能有效地对多元化的意见进行综合性整合,在党的领导下用统一规范的制度进行去粗取精,那么民主过程就会变成嘈杂的“菜市场”,难以形成大的共识,民主的团结作用就随之减弱。通过宣传动员、严肃纪律等工作,本次广西选举过程中广泛聚集民意,充分发挥党员主体性作用,实现全票通过的“含金量”,进一步增强了组织的向心力。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积极研判时代潮流,做一个有“大局观”的干部人才,同时能够积极引导他人有序参与,夯实民主基石,为二十大顺利召开进一步凝聚人心。

激活复兴号动能,凝聚大势,增强信心。民主工作落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最终效果如何,是不是有助于凝聚信心,提振士气。本次选举,习近平总书记能够全票当选,不仅反映民心所向,更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提升了全党上下的奋斗“劲头”和“盼头”。“德不孤,必有邻”,全票当选反映的是全体党员对“领航员”的共识,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奋斗旅程,所有人都在朝着一个方向使劲。所谓“上下同欲者胜”,“上下同”能够凝聚起亿万人心的大势,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自信力,读懂民主凝聚起来的对胜利的决心,“眼中有火,心中有光”地继续奋斗在基层第一线。( 孙统军)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柯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