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网络热点,直面网友关切。法律“玲”距离,从身边事入手,让法律好懂好用,做你身边的法律智库。欢迎你把更多的法律案例和困惑告诉我们,我们请法律专业人士来解答。(电话:83521468,传真:83911897,邮箱:zhangl@sznews.com)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10日讯(记者 张玲 翁任莹 实习生 程翊瑾)遭遇不法侵害时还手被认定为互殴的时代终结了!即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治安管理处罚法》,就正当防卫的认定、重划未成年人惩戒红线、校园欺凌行为、轻微违法行为记录封存制度、高空抛物、烈性犬饲养等都做出详细规定,引发了社会公众和法律界人士热议。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斗木刑事团队创始人陈国庆律师在刑辩领域深耕多年,近日,他接受法律“玲”距离栏目记者采访,就正当防卫行为界定问题做了详细解读。
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图片来自微博截图)
法律“玲”距离记者:此次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否可以视为与刑法衔接,它最引人关注的内容有哪些?
陈国庆律师: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新旧变化突出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目前最关注的制止不法侵害行为,可以说是“正当防卫”条款。它解决了以前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也就是互殴会被“各打五十大板”这样不合理的现象。
第二个就是未成年人的行政拘留的调整问题,以及校园欺凌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介入问题。这也是回应社会热点的几处修改。
第三个,我们也特别关注轻微违法记录的封存制度,它解决了轻微违法人员融入社会的问题。此外,新版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还增加了新的违法行为,比如高空抛物,有无人机“黑飞”问题,烈性犬饲养问题等等……这些都将在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列为违法行为,是可以进行违法处理。
法律“玲”距离记者:关于“正当防卫”的界定,我们要如何理解?
陈国庆律师: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增加的条款,实际上是回应了刑法第20条“正当防卫”条款,即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行为的规定。什么是正当防卫?要从时间限度进行简单分析。比如说,什么时候才属于正当防卫?必须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也就是你的人身安全受到了不法侵害的威胁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进行正当防卫)了。当不法侵害行为已经停下来,你就不能够再采取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否则,可能会构成“故意伤害”或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
防卫的限度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比如说他打你,你用酒瓶去反击,是不是正当防卫?之前有一个发生在外地的案子,一位男士醉酒后对一位女士连击三拳,然后女士用酒瓶还击。这个行为在一审、二审法院实际上是被认定为“互殴”的。但是根据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我们认为,对被侵害的人的防卫限度不能做过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只要不法侵害行为存在,那么根据双方的力量对比,这位女士用酒瓶去还击这个男士,就新版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刑法20条看,都应属于防卫正当,不属于防卫过当。
关于防卫是否正当,应当由公安机关来承担收集和证据固定的责任,而不是让被害人或者违法行为人来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公安机关可以通过相关监控视频、证人证言等证据,综合判断是否是正当防卫或防卫过当。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斗木刑事团队创始人陈国庆律师接受深圳新闻网记者采访。
法律“玲”距离记者:您认为,这些新规,是否鼓励更多人在受到不法侵害时“该出手时就出手”,是否会鼓励更多人见义勇为?
陈国庆律师: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要倡导“合法不能向不法低头”的社会氛围。聚焦正当防卫的电影《第二十条》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就是因为在实践中存在只要有人受伤,往往正当防卫者也要受到处罚。此次新增这个条款,目的就是鼓励大家要向不法行为还击,要勇于向不法行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