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破间谍“易容术”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往往会派遣人员伪装成各类身份接触目标对象,或是假装关怀骗取信任,或是威逼利诱进行胁迫,让目标对象为他们窃取涉密信息。那么,间谍常用的伪装身份有哪些?来了解一下。
面孔一:学识渊博的“海外学者”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会通过包装成“海外学者”“项目研究人员”等,假借学术交流、调研座谈等名义,以交流不同学术视角、拓展学术资源或者是协助刊发期刊、优厚报酬等吸引境内人员,逐步实施渗透窃密活动。
面孔二:关怀备至的“知心人”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会抓住个别人员初入职场、工作变动、家庭变故等有较强情感需求的情况,将自身伪装成体贴入微、知心开明的知音挚友,骗取目标群体的信任,进而实施渗透窃密活动。
面孔三:志同道合的“网络好友”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会潜伏在各类论坛、聊天室、贴吧等人员特征相对集中、明确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上,以志趣相投名义进行攀拉,逐步实施渗透窃密活动。
面孔四:假合作真拉拢的“商人”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会伪装成“实力雄厚”的商人,以投资、合作等为幌子攀拉我国重要敏感企业或机关公职人员,利用金钱诱惑、感情拉拢等手段实施策反,进而搜集我国重点领域情报。
面孔五:别有用心的“咨询”“兼职”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会披着侦探公司、咨询公司的外衣,以核实信息、有偿咨询为由,诱使境内人员打探我国高精尖领域的敏感信息。或是发布兼职,招募人员到我国涉密敏感区域,对涉国防、军事、军工等涉密目标拍照,刺探我国国家秘密。
此外,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还可能会伪装成“记者”“签证官”“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等各类身份,接触目标人群。
提高防范意识 对危害国家安全行为说“不”
对于这些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拉拢策反,应当如何应对?来看国家安全机关的提示。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广大公民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和保密意识。不向无关人员透露工作秘密、内部敏感信息甚至国家秘密,谨防别有用心之人打着“交流近况”“加深感情”的旗号,刺探窃取国家秘密。如遇突如其来的无端搭讪,要第一时间提高警惕,尤其是涉及敏感话题时,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和工作情况。对跑腿、拍照、咨询类的兼职,要注意甄别,尤其是对要求指定区域拍摄类、敏感事项核实类的工作要提高警惕。
·遭遇拉拢策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如果发现实施渗透破坏、窃取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情况,或者遭遇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策反、威胁、拉拢,请及时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等方式进行举报。
在境外期间,如果发现自己遭遇间谍情报机关的拉拢策反、胁迫诱骗,应保持冷静,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向我国驻外机构反映,寻求保护和帮助,入境后直接或者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如实说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