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全民健身 智慧设备进社区 深圳市政协“深聊会”为体育事业发展献良策
2025-07-11 19:08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开启全民健身 智慧设备进社区 深圳市政协“深聊会”为体育事业发展献良策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11日讯(记者 赵文硕)当前,深圳市“十五五”规划正在有序推进中,正逢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启动之际,深圳如何发挥科创优势,发展好体育事业?近日,深圳市政协科教卫体委组织体育界别委员召开“为‘十五五’规划体育事业发展献良策”深聊会,围绕激发全民健身活力、AI助力体育设施建设、有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市政协科教卫体委专职副主任、机关二级巡视员孙湧出席会议。

cd51b839eff1a5fed00e2b5ecbc37cf.jpg

深圳市政协科教卫体委组织体育界别委员召开“为‘十五五’规划体育事业发展献良策”深聊会。

此前,体育界别撰写《引入大企业运营管理学校体育场馆 为广大市民健康关口前移提供服务》《促进<深圳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实施方案>落实,加大公共体育设施供给,推动体育公园建设》《构建高端体育赛事体系 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等集体提案得到市相关职能部门积极答复、办理,并转化为切实有效的政策、行动。

盘活基础设施   AI赋能、场馆复用

“十五五”期间,深圳该如何精准定位自己的体育属性?市政协科教卫体委副主任、深圳市好家庭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佳华提出,深圳应该以打造“体育健康之都”为目标,激发体育的活力,打造健康的标杆。他提出打造“十分钟健身圈”,用智慧化技术赋能深圳新基建,通过智能健身数据测评,让市民实时掌握健康的变化。

“社区建设设施是否完善,关系到全民健身能否普及。”市政协委员、深圳市足球协会主席赵亮表示,在全民健身的基础之上,需要持续完善社区体育设施,投入智能化设备。举办全民健身体育赛事,通过赛事提高市民对社区体育设施的使用率,从而带动体育产业发展、引发全民健身热潮,实现“双赢”。

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弘金地体育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丰宁表示,深圳因空间限制,体育基础设施存在区域性差异,且人均体育面积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他提出,建议结合市民的需求,将现有体育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多元复用现有场地,实现一个场地能用于多种体育项目用途。

持续推进体教融合 培养专业人才

市政协委员、体育界别召集人、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总经理周松认为,体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必须提前做好顶层设计,思考好“到底做什么样的学校?”这个关键核心问题。

市政协常委,深圳市职业体育管理中心教练员、运动员刘虹表示,希望可以持续完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开设如管理运营类别的专业课程,填补行业专业人才的缺口。她同时呼吁要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重视体育课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甚至可以将体育赛事下沉到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阶段开始,鼓励学生参与项目比赛,组建战队。

“体教融合,不仅要重视孩子们的体育测试结果。”张佳华认为,体育测试结果的数据可以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通过测试成绩,早期干预,不断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短板,形成常态化的工作闭环。

举办高水平赛事 打造深圳的体育IP

刘丰宁提出,深圳在国际上叫得响的体育赛事并不多,他呼吁深圳在“十五五”期间加大对深圳体育赛事的扶持力度,打造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如赛龙舟,释放地方性赛事发展潜力,也能更好地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

“深圳要进一步擦亮体育名片,华发的冰雪运动,是深圳作为南方城市的宣传亮点,即将问世的深圳体育博物馆也备受期待。但体育产业的文化线,也同样值得关注。”周松表示。

张佳华建议,还可以通过多场景的创新激活城市的体育基因,打造“科技+”体育赛事,让市民沉浸式参与体育项目。

[编辑:张玲 马丹] [责任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