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12日讯(记者 周维朕 通讯员 段彬彬)深圳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创新推出民生微实事“共建共享”模式,成功打破政府单一供给模式,推动民生服务向多元共治跃升。
今年以来,南澳办事处围绕生态共治、“老小困弱”精准服务、非遗传承焕新、安全防线筑牢、智慧健康养老赋能五大领域,计划实施200余件民生微实事。通过“公助民营、慈善捐赠、商业合作、公益活动”多元模式整合资源,成功引入86个社会共建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数量占比达42.79%。截至目前,辖区民生微实事项目数量同比增长18.93%,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质的飞跃。
社会资本的精准注入正催生一批小资金撬动大效益的民生标杆项目。西涌社区创新采用“政府+公益+商业”组合模式,以少量民微资金为支点,成功撬动多方力量参与民生建设:社区青年志愿者团队主动承担赛事宣传、选手联络等任务,辖区餐饮、住宿企业自发组建“赛事服务联盟”提供优惠套餐与志愿服务,周边商户通过打造冲浪主题打卡点、推出赛事限定产品等方式深度融入。在此模式下,一项原本由居民自发组织的业余文体赛事,华丽升级为2025年全国冲浪长板公开赛暨全国冲浪U系列赛(深圳站)。这座以海上运动为特色的沿海社区,拥有超80名长期参与冲浪训练的本地青年,赛事将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带动社区民宿、餐饮、冲浪装备租赁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这场兼具业余与专业组别的国家级赛事,不仅将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冲浪文化名片,更成为激活社区旅游经济的强劲引擎。
新大社区则采用慈善捐赠模式,在山地资源丰富的辖区建设登山应急物资前置点,以小投入构建社区安全防护网。辖区企业慷慨首批急救包、登山救援绳、安全头盔等专业物资,居民则通过学习应急知识并参与物资更新监督。这种企业捐赠物资、居民参与监督的协同模式将形成民生保障的精准滴灌效应。
此外,包括月亮湾星空海岸影院、“爱邻护幼”托育服务等在内的86个社会共建项目同步推进。这些实践不仅增强了项目的活力与可持续性,更构建了政府引导方向、社会贡献资源、居民反馈需求的良性互动生态——企业与社会组织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收获社区认同与市场机遇;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和“受益者”,实现了民生改善与社区活力的双向赋能。
南澳办事处公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南澳办事处将以常态化征集机制为抓手,锚定‘民生七优’发展目标,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的梯度培育模式,以绣花功夫深耕民生服务领域,持续精准回应居民需求,实现民生福祉迭代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