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变防震课堂 学生趣学急救知识
2025-07-15 09:11
来源: 深圳晚报

动物园变防震课堂 学生趣学急救知识

人工智能朗读:

现场观测教学环节。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15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林咪玲) 凑在振动监测传感器前解锁地震监测小奥秘、了解震后不同结构建筑的“受伤”程度……近日,由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主办,南山区应急管理局、南山区教育局协办的地震地质科普主题宣传体验系列活动走进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深圳野生动物园,17名中小学生通过展厅学习、现场观测、互动问答等沉浸式学习防震减灾知识。

在“动物与地震科普展厅”,电子屏播放地震科普特色视频,展板上地球内部结构剖面图与地震波传播示意图,把地震发生的科学原理展现在参观学生眼前;大家凑在振动监测传感器前动手操作,零距离解锁地震监测技术的小奥秘;房屋抗震性能展区更有意思,模拟震后不同结构建筑的“受伤”程度,谁的抗震本事强一目了然;讲解员结合实例生动阐释不同场景下的科学避震方法及震后逃生要点,帮助参观学生深入理解并牢牢掌握救命知识。

自2006年起,深圳野生动物园将涉禽类、食草类等六大类野生动物“聘请”为“地震观察员”,设立“群测群防地震宏观观测点”。2012年,园区内建成地震监测台站,创新将仪器监测数据与动物异常行为对照分析,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在六大“地震宏观观测点”,讲解员带领学生实地开展动物行为观测教学活动。结合历史真实地震案例,讲解员与学生热火朝天地聊起动物异常行为和地震前兆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这场启发式讨论像颗小石子,在学生堆里激起了千层浪。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抛出想法,对“地震前兆”这个科学话题的好奇心,就这么被悄悄点燃了。

“地震来临,哪些做法是正确的?”防灾减灾知识有奖问答环节,主持人话音刚落,大家就争相举手,“我来!我来!”的抢答声此起彼伏。通过趣味互动,再次加深参观学生对地震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的掌握。

[编辑:林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