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16日讯(记者 翁任莹)7月15日,深圳市政协对第十五届全运会和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深圳赛区筹备及办赛工作开展监督性视察。市政协副主席吴以环参加活动。
座谈会现场。
9区25馆 科技人文齐发力
深圳赛区十五运会筹备亮点纷呈
视察组一行前往深圳市体育中心,先后察看足球场、运动员休息室、智慧指挥中心等重点区域,实地了解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筹备进展。
据介绍,深圳赛区承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共计25个比赛项目,赛事分布于9个区(新区)的25个场馆举行。目前已完成4项测试赛,23个项目竞委会均实现实体化运作,2042名工作人员到岗履职。在服务保障方面,建立“三点一线一面”保障框架,从医疗、交通、食安到志愿者服务,各环节精准到位,为赛事保驾护航。
座谈会上,深圳赛区执委会汇报了筹备工作情况,并现场回应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
据深圳赛区执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赵琴介绍,深圳赛区在筹备过程中,充分发挥城市特色,打造了多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亮点工作。科技赋能贯穿始终,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赛事指挥系统,实现赛事运行高效协同;人文关怀落到实处,所有竞赛场馆高标准通过无障碍专项验收,智能辅具广泛应用于残障运动员全场景服务;绿色低碳理念深入实践,“无废全运”模式与低碳场馆集群建设成效显著;跨境联动持续深化,通过先进技术实现“无感通关”,建立粤港澳三地联合办赛模式,促进大湾区体育人文交流融合。
截至目前,18个纳入省督办的竞赛场馆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成为全省首个一次性通过验收的赛区;赛事指挥系统(MOC)已迭代至2.0版本;全省率先完成1.15万名赛会志愿者招募并开展15万人次志愿者培训;264项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已完成205项。
科技展风采 文旅惠民生 教育促协同
政协委员为深圳赛事亮点建言献策
“可结合我们广东的特色,例如机器人舞狮、机器人划龙舟等形式,为机器人企业、AI企业提供展示舞台,并形成网络热点,提升国内外影响力。”座谈会上,市政协常委黄鼎隆建议借助赛事窗口彰显深圳科技实力。
市政协委员周松表示,赛事期间旅游人口预计增长4至5倍,而11月、12月又是比较适宜旅游的一个时间。“建议推出外地观众及参赛运动员地铁免费、旅游景点免票、发放消费券等政策,增强赛事之外的文旅体验。”
“建议开发‘AI + 赛事’校本课程,将机器人协作、低碳场馆智能管理、智能裁判系统等转化为中小学STEM课程素材,同时打造生态运动科学主题研学路线,招募中学生担任赛事客服讲解员、宣传员等志愿者。”市政协委员罗灿从“教育+”视角,就十五运会与教育协同发展提出建议。
体育运动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彰显城市风采与活力的重要窗口。福田区政协副主席田晖南建议:“赛事期间,可以打造更多跟时尚和体育有关的新业态,促进时尚消费与体育产业联动,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市政协科教卫体委负责同志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