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警惕蚊媒传染病 深圳疾控专家提醒市民灭蚊+防蚊
2025-07-18 08:01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夏季警惕蚊媒传染病 深圳疾控专家提醒市民灭蚊+防蚊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18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近期高温多雨,蚊媒活跃,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显著增加。昨日,深圳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民,夏季应警惕通过伊蚊传播的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预防的关键是要做好灭蚊+防蚊。

据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经伊蚊叮咬传播的虫媒传染病。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5-9天,疾病症状主要包括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关节痛;面部、颈部、胸部潮红;四肢或躯干出现充血性红疹;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蚊媒传染病,名字源自坦桑尼亚土语,意思为“让人弯腰屈背”。该疾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季节与当地的媒介伊蚊季节消长有关。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12天,多为3-7天。患者会突然出现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出血、脑炎、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相似,都是由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深圳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要定期更换花瓶、水养植物盆中的积水,闲置容器倒扣存放,无法清除的长期积水可投放灭蚊幼剂进行处理,使用诱蚊灯、电蚊拍等,消灭室内蚊子,安装纱门、纱窗、蚊帐等防叮咬。

暑期也是出游的高峰,市民出行前一定要查询目的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衣裤;身体裸露部位涂含避蚊胺、避蚊酯成分的驱蚊剂,并及时按说明补涂;伊蚊活动高峰期,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地逗留;尽量待在有纱窗、纱门的环境中。返深后14天内做好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编辑:林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