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25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潘文婷)早上7时20分,家住光明区凤凰街道居民廖先生步入光明城站,刷证登上G6202次高铁。7时45分,列车准点抵达广州南站,他步行10分钟换乘地铁,8时40分已坐在珠江新城的办公室内。“过去开车去广州需1个半到2小时,如今高铁25分钟直达,每月能省下近千元油费。”陈先生的通勤变迁,正是光明区交通网络升级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光明区以打造“半小时交通圈”为目标,交通建设精准对接民生需求。作为广深港高铁与赣深高铁的交会枢纽,光明城站已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通勤门户”。据12306数据显示,工作日期间,光明城站每日有10趟高铁直达广州南站,首班车7:46发车,末班车20:33发车,最短车程仅25分钟;另有7趟直达香港西九龙站,最快34分钟即可抵达。
从硬件设施来看,光明城站4台8线的场站规模,为“公交化”运营提供了坚实支撑。广深港高铁与赣深高铁的站台分区运营,有效避免了客流交叉拥堵。
市内通勤效率同样大幅提升。龙大市政化改造工程(一期)已完成35%的进度,完工后,凤凰街道东片区居民往返市区可少绕4公里以上。而光明居民经南光、龙大高速,仅需半小时就能抵达南山科技园、宝安国际机场。
地铁建设也在稳步推进。8月15日,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实现“长轨通”,预计今年年底通车;6号线支线二期届时将实现光明站到光明城站8分钟直达,为“地铁+高铁”换乘提供便利。“现在坐6号线转5号线去南山要1个半小时,13号线通车后,从凤凰城站直达西丽仅需50分钟,还不用换乘。”上班族吴女士对13号线二期的开通充满期待。
交通的畅达让光明从“出发地”蜕变为“目的地”。周末,虹桥公园、大顶岭绿道等“网红”打卡点,近30%的游客来自福田、南山,“交通方便”成为高频评价。如今的光明,25分钟通广深、34分钟达香港、30分钟触达南山,加之100%覆盖的家门口公交,交通已成为串联光明民生、产业与旅游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