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深圳分行数字赋能普惠金融 破解小微融资困局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请供参考)

  • 关键词
  • 简介
  • 重点
  • 分析
  • 猜你
    想问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25日讯(记者 汤莎)在创新引擎轰鸣的深圳,无数顽强生长、奋力拼搏的中小微企业,构成了经济脉动中最为活跃的细胞。它们托举起电子产品、家用电器、食品玩具等无数终端产品走向全球,却常常在融资的门槛前步履蹒跚。

H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这家扎根深圳十余年的专业吸塑包装厂,是深圳无数小微制造企业的缩影。他们的托盘、吸塑盒是出口商品不可或缺的“外衣”,但自身的发展却屡屡受困于“融资难、融资贵”。原材料价格如过山车般波动,订单旺季急需大量备货,公司现金流时常紧绷。但作为典型的轻资产企业,厂房是租的,核心资产是流动的资金和稳定的订单,而非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面对银行传统的授信要求,公司单薄的财务报表显得力不从心。

“以前申请贷款,简直像‘闯关’。”公司负责人陈先生回忆道,语气中透着无奈。为了证明经营状况,动辄需要打印数百页的银行流水,反复提交税务证明等材料,在银行柜台间辗转。一个流程走下来,两三周时间过去了,结果却往往是额度有限,或者面对高达10%以上的年化利率望而却步。“眼巴巴看着旺季订单来了,却没钱备料扩产,那种‘无米下锅’的滋味太难熬了。”

转机出现在2025年5月。当民生银行深圳分行了解到公司的困境后,一个简单的二维码递到了陈先生面前——民生惠信用贷的申请入口。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陈先生扫码操作,仅5分钟就完成了基础信息的提交。紧接着,一条短信提示他登录“全国中小微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这是人民银行为咱们中小微企业搭的‘桥’,有了它,不用您再跑流水了!”客户经理解释道。将信将疑中,陈先生按指引完成了平台授权,过程不过3分钟。几乎就在授权完成的瞬间,又一条短信弹出:“您已通过我行民生惠信用贷初审,金额2,200,000元……”“这就批了?”陈先生拿着手机,一时有些错愕。这与他过去数周煎熬等待的经历,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先生体验到的“秒批”速度,其背后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24年10月上线的全国中小微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的建设,正是为了解决困扰中小微企业多年的“信用白户”难题,让企业真实的经营流水摇身一变成为极具价值的“信用资产”。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了透视小微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利器,通过整合分析企业的资金流向、交易频率和稳定性,银行能够更精准地评估风险,告别过去依赖抵押物和复杂佐证材料的“老办法”。

民生银行作为接入人行共享平台的第一批银行,深刻意识到数字化时代信息数据的价值,通过不断拓展信息数据在其拳头产品“民生惠”中的应用赋能,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打造流程更简、额度更高、价格更实惠的普惠金融服务。

“真没想到,我们每天实实在在的资金流水,现在成了最硬的‘信用资产’,以前是‘闯关’,现在是‘一键通’!”陈先生感慨万分。公司最终成功获批220万元信用贷款,年化利率低至3.65%,并可享受“先息后本、随借随还、不用款不计息”的灵活政策,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点燃了企业扩大经营的信心。

H塑胶制品公司的故事,是人民银行推动的金融基础设施革新赋能实体经济的一个生动注脚。资金流信息平台这条“信息高速公路”,有效破解了银企信息不对称,让轻资产小微企业的“流水”变“活水”,让“普惠金融”真正变得触手可及。

下一步,民生银行深圳分行将持续发挥数字赋能价值,深化平台应用,完善信贷服务体系,促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让更多像H塑胶制品公司这样的企业,告别融资“长跑”,拥抱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新生态,为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更充沛的金融活水。

编辑:胡津玮 王容责任编辑:郑晓鹏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请供参考)

关键词

简介

重点

分析

猜你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