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径间寻真知,科学城中探未来!2025科学小记者系列活动之研读·科学之光研学营圆满收官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请供参考)

  • 关键词
  • 简介
  • 重点
  • 分析
  • 猜你
    想问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25日讯(见习记者 林斯涵 通讯员 李嘉瀛 史鹏威)“这次研学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和沉浸式活动安排,让孩子收获了全新视角和感悟!”今年暑假,一位家长在活动结束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近日,这场融合科技、人文与生态的深度研学之旅——“2025科学小记者系列活动之研读·科学之光研学营”在深圳光明圆满收官。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和体育中心(区图书馆)承办。120余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参与其中,分别开启了为期三天的研学之旅。活动以光明区少年儿童图书馆为起点,以书本知识为线索,引导同学们一路探索求真,用笔尖记录所见所闻、用脚步验证知识真谛,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成长为勇于探索、善于思辨、乐于传播科学精神的科学小记者。

古今交融 探寻光明密码

研学首日,科学小记者们在图书馆第一课上,以《寻找光明记忆》丛书为脉络,了解到光明的历史与发展。随后走进光明区城市规划展览馆,通过裸眼3D等技术,沉浸式感受了从农耕时代到科学新城的变迁历程。

从古老文明的智慧到现代工业的创新,科学小记者们在下午的行程中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在棠盦典籍博物馆,大家透过甲骨到纸张的载体演变,感悟到一本书背后厚重的历史。“哇!这个机器手臂在搬运电脑主机!”——在联想智能制造工厂里,全自动生产线上精准作业的机械臂引发了阵阵惊叹。人工智能赋能现代制造的强大应用,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

当晚的科学之光交流会上,科学小记者们亲手体验了造纸术与印刷术,领悟到中国传统科技智慧的精妙。

时空跃迁,从方寸榫卯到无垠星河

次日活动始于一场千年挑战。科学小记者们在拆装鲁班锁间体会到榫卯玄机与现代空间思维的碰撞;在深圳科学技术馆的探索则带来全新维度:宇宙探源展厅带来“星辰大海”般的遨游体验,智慧产业展厅让智能物流等抽象技术化为可感现实。

晚间的“图书馆之夜”巧妙融合古代市集雅趣与现代知识竞赛,让古籍中的风雅焕发新生。

生命交响,生态与未来的双向奔赴

最后一天的行程从虹桥公园的探索生物多样性活动开始,科学小记者们跟随中山大学生态学老师认识了具有岭南特色的动植物,观看了“自然盲盒”中的生物纪录片,并寄出一封虹桥公园的专属明信片。

下午,科学小记者们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聆听了一场王牌讲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罗颖博士揭开了运动损伤修复的前沿科技,并在学霸交流会上与学霸学姐交流学习方法。此外,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内,整齐排列的超级计算机令人震撼。大家不仅惊叹于其超快的运算速度,更通过了解它在天气预报、工程仿真、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刻体会到这项“大国重器”的战略价值。

三天研学之旅,科学小记者们于书香里感受文明底蕴,在探访中触摸创新脉动、体悟科学内核,用足迹丈量光明科学城的当代盛景。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以 “科技 + 生态 + 人文”三轮驱动书写创新答卷,而光明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则以其独特的文化传播功能,为科学探索注入精神滋养。这场科学认知之旅,让科学的种子在少年心中萌芽,也让光明科学城的科创基因,伴随他们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编辑:陈圆圆 王容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关键词

简介

重点

分析

猜你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