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海关博物馆濒危动植物制品展区
除了前面提到的案例,这个暑期,位于北京的海关博物馆也迎来了参观高峰。其中,濒危动植物展区的展品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看。下面就跟随镜头,看看海关都查获了哪些濒危动植物制品。
走进海关博物馆,一件件珍稀动物制品令人触目惊心,有雪豹、玳瑁、鳄鱼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标本。这个展厅还有中国唯一一支对外展示的独角鲸牙。
中国海关博物馆讲解员:独角鲸是在西方是被称为独角兽的象征,它的鲸牙可以达到2到3米长,长长的鲸牙可以使它更好地感知水温,它空心的结构,可以更好地与同伴进行沟通。
在展厅内还有海关缴获的各种象牙制品,“群仙贺寿”牙雕、持莲童子挂坠、象牙雕刻的盆景、具有彩绘图案的象牙笔筒等。这些精美制品的背后,是无数野生象在偷猎者屠刀下的血泪故事。
一张长约2米的棕熊皮是北京海关从走私渠道截获的野生棕熊皮。作为国家级保护动物,野生棕熊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近年来,非法盗猎和走私贸易导致野外种群数量持续萎缩。
在众多展品中,一张几乎铺满整面展柜的东北虎皮格外引人注目。2002年海关抓获正在交易东北虎虎皮、虎骨的走私分子,经审讯,犯罪人员交代,他通过过境夹藏的方式将虎皮、虎骨运回国内,并伺机贩卖,最终被海关查获。
总台央视记者 叶奂:在中国海关博物馆的这个展厅,展示的是全国海关在不同口岸截获的各种濒危动植物制品。比如,展柜陈列的水貂皮和狐狸皮,来自汕头海关2013年破获的皮草走私大案,案值高达85亿,偷逃税额20多亿。经查实,这个走私团伙从国外拍卖会竞买了1000多万张高档生皮,从香港走私入境,涉及的货主单位多达200多家,遍布15个省市。案件被告人最后也都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
(总台央视记者 叶奂 李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