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26日讯(记者 韩翔 通讯员 刘雯 唐凯 潘杨)初秋的鹏城,暑气依旧蒸腾。深圳北站内,旅客川流不息,这里正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暑运高峰。在人潮之中,车站迎春花服务队正把温暖播撒在旅客需要的每一个角落。
8月16日19时56分,“14站台有旅客晕厥!”对讲机里传来急促的呼叫。客运副值班员肖颖、“迎春花”服务队员陈洁、杨雅雯3人携带急救箱,50秒内冲到现场。旅客面色苍白、脉搏微弱,初步判断为低血糖。陈洁单膝跪地,让旅客倚靠在自己怀里;杨雅雯飞奔回服务台取来糖水;肖颖一边拨打 120,一边联系旅客家属。6分钟后,旅客渐渐恢复意识。考虑到他们还要赶末班列车前往潮汕,肖颖和陈洁推着轮椅一路小跑,终于在发车前 2 分钟将旅客送到座位。列车启动瞬间,家属隔着车窗含泪挥手。
8月19日午后,视障旅客黄先生拄着盲杖站在大厅中央,脚步迟疑。“迎春花”队员黄思凡主动上前:“黄先生,我是您今天的‘眼睛’,跟我走。”她让黄先生轻搭自己的肩膀,每一步都耐心提示:“前方第三级台阶,抬脚慢一点;右拐就是检票口,这边人少。”候车时,黄思凡又帮他预约了3天后返程的重点旅客服务,列车启动前,黄先生紧握着黄思凡的手表示感谢。
8月19日傍晚,“迎春花”服务台前传来稚嫩的哭声,4 岁小女孩抽泣着说:“我找不到奶奶了……”队员陈洁立刻抱起孩子,值班站长刘慧快速反应,立即组织综控室紧急广播、视频监控精准巡查、工作人员联动搜寻,三条线索同步推进。短短5分钟后,气喘吁吁的奶奶赶到服务台。小女孩扑进奶奶怀里,瞬间破涕为笑。
入夜后,旅客唐先生推着刚做完腿部手术的母亲,在进站时犯了难。“迎春花”服务台接到求助后,队员赵玉菡推着轮椅一路小跑,仅用6分钟就赶到现场。夜色里,她轻声安抚着紧张的老人,进站核验、候车引导、检票提醒、乘车交接…… 全程开启的“重点旅客绿色通道”,让原本艰难的旅程变得顺畅。在列车门口,赵玉菡郑重地与列车长双手交接:“老人家刚做完手术,请您途中多费心关照。”车门关闭前,唐先生隔着车窗竖起大拇指。
次日9时,“迎春花”书香驿站的一角传来了小男孩的哭声。“迎春花”队员赵贝发现孩子与母亲走散,立刻把他抱到服务台。“宝贝别怕,妈妈马上就到。”队员罗美微蹲下身,用湿巾轻轻擦去孩子的泪珠。对讲机里,全站广播循环播放寻人信息。8分钟后,母亲狂奔而至,一把将孩子拥入怀中,泪水止不住地滑落。
8月21日,暑期的深圳北站,站外温度比较高。“迎春花” 服务队定制了 2000 把印有“乘车温馨提示”的小扇子,在候车区免费发放,队员们还在儿童活动区摆起“清凉小铺”。一把扇子递到小朋友手里,一句“注意安全,快乐出行” 送进家长心里。孩子们挥舞着扇子,扇面像一群灵动的蝴蝶。
“只要旅客需要,‘迎春花’就永远绽放在服务的路上。”服务队队长官艳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