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创!1.2万架无人机点亮深圳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请供参考)

  • 关键词
  • 简介
  • 重点
  • 分析
  • 猜你
    想问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27日讯(记者 郭嘉峰)8月26日晚上8时26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无人机灯光秀表演在深圳市民广场、深圳人才公园双主场同时举行。1.2万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与城市灯光秀交相辉映,以天空为幕、以科技为笔,为市民游客献上了一场科技与艺术共舞的视觉盛宴,向世界生动讲述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年的发展奇迹。

全球首创 全景展现深圳发展历程

演出采用全球首创「1+2+N」模式,“1”即一城全景沸腾,全市各区、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和前海合作区地标同时点亮,共同勾勒特区发展长卷;“2”为双核梦幻主场,深圳市民广场、深圳人才公园不同篇章同步上演,以“梦幻联动”向城市致敬;“N”指全域光影漫游,全市16处灯光秀场与无人机编队实时联动同频共振,以整座城市为舞台,实现全民共享、近悦远来。

本次演出双主场均以卷轴开篇,依次展现城市地标、科技创新、山海连城、改革开放标志性场景等内容,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共同编织出深圳经济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生动画卷。灯光秀表演以及精心编排的背景音乐,让观众在身临其境、全域全时观影中,更真实地感受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新进展新气象。

市民中心“改革之路”史诗剧场,《风起南海》《梦开始的地方》《四季花开》《智造未来》《再越山海》等篇章层层递进,“开山炮”巨响、“孺子牛”耕耘、前海地标崛起及“高山榕”茁壮成长,彰显了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厚重感。而人才公园“未来之窗”科技秀场,则以“Amazing Shenzhen”国际化表达、地标建筑“空间年轮”变迁、一个个深圳企业名称及“深圳之心”炽热跳动等,展现着深圳的蓬勃活力与创新魅力。

双会场以无人机组成的“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字样圆满收官。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深圳将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深圳充分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新气象。

全民共创 多维展示深圳城市魅力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本次演出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通过将宏大主题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城市温情,让庆祝活动成为全民参与、全城奔赴的城市嘉年华,不断激发市民群众情感共鸣、文化自信、家国情怀。

无论是托起城市天际线的建设者身影、夜空中闪耀的“I love Shenzhen”爱心与环绕的友好手势、灯光秀楼体上映射出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市民的笑脸,还是红树林畔携手漫步的“一家四口”,都展示着“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理念,致敬每一位普通的建设者和追梦人。而孩子们用画笔在天空勾勒彩虹、太阳与生日蛋糕,寓意特区45载依然风华正茂、充满无限可能。

本次演出还创新引入“全球艺术家共创”模式,并将面向全球征集的5幅佳作在两大会场呈现。如深圳画家陈湘波工笔画创作《鹏城杜鹃红》,生动展现了深圳城市的生机与活力;香港设计师高少康以表情符号创作《眼前一亮》,以孩童想象力重新打量世界;荷兰“数字梦境大师”约瑟夫的宇航员雕塑,表达出人类对宇宙的深情告白。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表达在深圳夜空碰撞,既诠释深圳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取向和温度,更彰显深圳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格局和态度。

全域联动 持续激活深圳发展动能

在这次无人机灯光秀演出中,一个演出预约码,不只是一次文化体验的凭证,更是开启一段吃、住、行、游、购、娱“奇幻旅程”的钥匙。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创新将“看秀+消费”联合策划、联动推进,通过跨行业、跨部门协同合作,打出促消费组合拳,让“小凭证”撬动消费大市场,解锁经济新活力。如结合“深圳夏日惊喜”,联动福田区、南山区超80家酒店开展促消费活动;福田区整合十大商圈推出“微醺福田”主题促销,十大商圈“25团50”专项折扣,实现“一码畅享、优惠互通”;南山区发放1000万元文旅消费补贴,并联动南山博物馆推出“观展享住宿折扣”活动,有效将观演人流转化为消费人流。据初步统计,活动当天,全市文旅消费规模突破12亿元,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30%,境外游客人次增长15%。

近年来,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面向全球游客,策划推出“Amazing Shenzhen”全球文旅计划,充分依托深圳低空经济的产业优势、政策优势、空域优势,展现深圳“文化+科技”的城市特色,给市民游客呈现极具深圳科技创新活力的文旅体验。未来,深圳将持续激发文体旅游消费新活力,打造“旅游+科技”“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体育”等特色文旅活动,为加快打造世界级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增添新的更大动力。

编辑:田晨夕 周浩桦责任编辑:林媛媛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关键词

简介

重点

分析

猜你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