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28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8月25日,深圳理工大学生命健康学院副教授徐放团队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国家实验室、哈佛大学医学院等合作者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发表最新成果,首次证实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衰老是导致免疫治疗耐药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动物模型和全球首个Ⅱ期临床试验证实,抗衰老药物联合免疫治疗可以显著提升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据悉,该研究得到了深圳多项项目资金支持。
团队通过Ⅱ期临床试验(OOC-001)发现无响应患者肿瘤微环境免疫衰老特征明显,遂构建免疫衰老相关基因集(IAGs)评分系统,发现无响应者T、B细胞IAGs评分更高,且IGF1巨噬细胞比例升高与CD4幼稚T细胞减少负相关,锁定免疫衰老为耐药元凶。
团队随即在4-NQO诱导的头颈鳞癌衰老小鼠模型中,将PD-1抑制剂与达沙替尼+槲皮素(D+Q)联用,结果显示:肿瘤控制显著,免疫衰老逆转;同时,在Ercc1+/-早衰小鼠模型及膀胱癌、乳腺癌移植模型中亦获得类似效果,证实该策略可拓展至多种实体瘤。
基于此,研究团队启动全球首个抗衰老药物联合免疫治疗的II期临床试验(COIS-01),病理缓解率达到33.3%,毒副作用大幅降低。该项研究首次系统性地揭示了免疫衰老导致耐药,提出“免疫+抗衰老”新策略,为头颈鳞癌及其他实体瘤提供了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徐放表示,未来团队将进一步优化药物、剂量,并拓展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