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28日讯(记者 曹园芳)在坪山区石井街道石井社区金田路15号,有一处集政策宣传、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站点——石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它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会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保障中心共同建设,以“党建引领、精准服务、品牌创新”为核心理念,正成为基层文明实践的生动样本。
完善设施,构建立体化服务阵地
走进石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善的硬件设施令人眼前一亮。这里配备了红色影院、党建书吧、多功能活动厅等特色功能室,还打造了户外“文明实践长廊”,设置主流价值观学习墙、群众心愿树等互动空间。室内外结合,形成了“室内+户外”立体化服务阵地,可承办各类大中型活动。
结合“百千万工程”任务部署,实践站统合辖区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打造“民生石井 绿美家园”双品牌。将客家文化传承、绿美广东生态文明建设与新时代文明理念深度融合,依托“一广场六中心”阵地,形成“一核心双品牌”的特色发展模式,为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精准服务,五大类活动激活基层活力
石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常态推进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五大类工作,并结合群众反馈建议,以品牌项目为抓手,推动文明实践创新发展。
面对科学理论知识普通群众理解困难的问题,实践站依托阵地优势,打造基层讲师队伍,组织社区老党员、人大代表、资深一线社工等组成文明实践品牌团队。他们凭借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开展“惠民政策案例大展播”“我是国防小卫士”等情景化活动,以更加易懂、便民的课程方式,让政策宣讲更接地气,使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政策、理解政策。
实践站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通过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地域特色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新农人”系列活动,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积极联动辖区小学、幼儿园,打造“红色精神我传扬”“新时代好少年”培育课等主题活动。在青少年心中播撒家国情怀的种子,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感,为青少年的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实践站打造了石井社区“路小二”交通督导服务队、“蒲公英”垃圾分类讲师团队、“围龙承礼”文明祭祀宣传组等品牌队伍,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通过开展文明出行、垃圾分类、文明祭祀等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培育宣传活动,推动辖区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新风尚。
品牌创新,推动绿美民生发展
围绕“绿美石井”生态建设战略任务,实践站积极调动辖区绿美志愿服务力量,推动农田耕地守护行动、城中村绿美维护行动、坪山河生态环境提升行动开展。组建“耕保先锋队”“坪山河生态保护先锋队”“绿美石井先锋队”,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同时,打造生态文明实践项目,营造“环境提升伴我成长”发展理念。邀请辖区老中青幼四代人共同参与、出谋划策,利用得天独厚的原生态村落,在房前屋后打造“一米花园”,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此外,实践站联合石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协力打造新农人驿站2.0,以推动社区菜农关爱行动开展为抓手,搭建菜农互助网络,开展菜农增收赋能行动。通过菜农茶话会、农产品“助农义卖”活动、农民“丰收节”展演等活动形式,积极吸引外地旅客前来参观体验,打响石井农文旅IP,为社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石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创新的实践,绘就一幅绿美民生的新图景,为基层文明建设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