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芝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8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邱志东 实习生 陈诗琪)每天,当深圳北站最后一班列车驶离站台,几个身影开始出现在夜幕中。这是深圳供电段接触网工工作的时间。张桂芝和工友们的头灯亮起,接触网的轮廓被照得分明——这些27.5千伏高压的“空中输电网”,是高铁飞驰唯一的动力来源。
这位1992年出生的广东揭阳青年,2015年4月成为深圳供电段接触网工。十年间,张桂芝从一名青涩的见习生,成长为技术过硬的高级技师,先后获得了“全路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等多项荣誉。张桂芝不仅见证了深圳高铁网络从广深港线扩展至赣深等多线交织的格局,更以自己的专业与坚守,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与守护者。
1
责任初识
深夜“问诊”高铁电网
“小时候常听人说深圳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城市,努力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张桂芝的深圳梦,早在少年时就埋下了种子。2011年,高考填报专业时,张桂芝选择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当时的张桂芝觉得,铁道系统可以提供一份安稳的工作。当他开始专业学习时,才逐渐深入了解铁路的重要性,对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知。
2015年,张桂芝学成毕业。恰逢深圳供电段成立,急需人才,带着对深圳的向往,张桂芝成了一名接触网工见习生。
踏入深圳北站的站场,张桂芝第一次仰望5米多高的接触网,这些纵横交错的网线如同高铁的血脉。“师傅说,这根27.5千伏的导线是高铁唯一动力来源,我们的工作就是安装、检修、维护这张网。别看它好像不起眼,我们的工作可是直接关系到每一趟高铁的安全运行,师傅说‘差一毫米都可能出大事’。”张桂芝至今记得师傅递给他的第一副绝缘手套,让他对工作有了神圣的感觉。
作为接触网工,张桂芝的日常是在高空作业车上来回穿梭,在凌晨的“天窗点”争分夺秒,认真检修和拆装零部件。南国的夏夜闷热难当,工作服常能拧出半杯汗水,看着第一班列车冲破晨雾平稳驶离站台时,他的心里才真正落定。
接触网没有备用电源,一段停电全线瘫痪,因此,张桂芝对工作有着深入骨髓的敬畏。作为保障安全的“幕后”力量,他深感责任重大:“每一次检修、每一次巡检,都连着成百上千旅客的平安。在频密、高速的运行下,任何一点微小隐患都可能被放大。
2020年,工作5年的张桂芝成了项目负责人。在广深线回流线改造、广石线石滩站改造施工安全管控项目中,张桂芝面对工期紧张、人手不足等压力,调整工作策略。他通过优化班组分工、推行标准化施工、全程跟踪施工进度,不仅确保施工全程零事故,更提前10天完成改造任务,为2021年春运供电保障赢得了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