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芝:守护高铁电网的“蜘蛛侠”
2025-08-18 07:37
来源: 深圳晚报

张桂芝:守护高铁电网的“蜘蛛侠”

人工智能朗读:

张桂芝利用“天窗点”对电连接进行检查。

2

技术攻关

科学守护“空中生命线”

随着深圳高铁网络的不断延伸,接触网维护的难度也日益加大。2022年,张桂芝担任深圳北高铁接触网运行工区工长,接手的第一个“硬骨头”就是广深港高铁海底隧道的绝缘部件故障问题。由于隧道内潮湿、盐雾浓度高,绝缘子容易发生闪络故障,严重影响高铁运行安全。

“为了旅客们平安出行,我们必须守住每一个细节。”张桂芝带领技术骨干组成攻关小组,连续半个月在隧道内蹲点监测,分析了上万组数据,尝试了多种解决方案。他们从绝缘材料选型入手,反复试验后选定了能耐潮湿、抗盐雾的新型材料,通过优化安装工艺,对关键部位进行密封处理,还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控设备状态。这套组合拳效果显著,2024年,该隧道区段实现了因绝缘子故障引发的事故“零发生”。

在深圳创新气氛的浸润下,张桂芝养成了“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的习惯。2024年,他凭借参与研发的“新型接触网高空作业辅助支撑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这个看似简单的工具,能让高空作业更稳定、高效,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灵感来自于一次技术比武,当时觉得操作不够顺手,就琢磨着改进工具。”他笑着说。

张桂芝还参与了广深港高铁主导电回路技术攻关,他提出并实践了优化设备连接方式、强化设备监测(如3C实时监测、红外测温、HMVP重点分析)等关键举措。项目实施后,主导电回路故障率同比下降20%,提前发现并消除设备重大隐患16处,显著提升了系统可靠性。面对广深港高铁电连接线老化问题,他创造性地提出“分段更换+实时监测”解决方案,并配套实施“首件定标、施工验收清单化、作业后视频分析”等精细化管控措施。新方案将设备使用寿命延长30%,减少维修频次约40%,班组负责的关键接触网设备平均使用寿命延长20%,单次维修时间平均缩短15分钟,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双丰收。

“深圳的高铁线路越来越密,对我们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促使我们不断学习进步。”张桂芝的每一次突破,都与深圳高铁的发展同频共振。

[编辑: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