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适老家具设计指南》国家标准,并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立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与生理心理特点,从适老家具的外观材料、智能化、功能配置维度方面提出细化设计要求,旨在提升家具产品与老年人需求的适配度,把“老人用着顺手”这件事定成了国家标准。
将适老化家具落到实处
系统解决老人需求
有网友提出,适老化家具设计和年轻人的需求会矛盾吗?此外,《适老家具设计指南》国家标准能否解决老年人居家生活中的难题?我们来听听专家解读。
《适老家具设计指南》国家标准起草小组的指导专家许柏鸣介绍,与近年来一些产品作为卖点的适老化相比,国家标准中的适老化,需要更加系统地解决用户需求。
《适老家具设计指南》国家标准起草小组指导专家 许柏鸣:对适老这件事情,光喊口号没有用,我们要落到实处。在供给侧,有一些企业在做一些事情,但是总体上还是比较碎片化的。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指南,基于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和具体在使用过程当中发现的各种各样未被解决的问题,系统性地来解决。这只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在技术层面之上,要用心,对消费者的关爱,根本就在于人性关怀。
《适老家具设计指南》还提到,适老家具设计也要结合使用场景,考虑其他家庭成员、护理工作人员等的需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表示,适老化与年轻人的需求并不矛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周燕珉:大部分是可以融合的,比如老人看不清楚,可能把字写大或者对比加大,年轻人也没有不方便。可能美学观念上不是特别好看了。如果家里确实有老人在使用这种东西,我认为应该按老人的要求来做。
实用改造方案
为老人打造舒适的适老化环境
事实上,不只是这两份指南,近年来,全国多地都在适老化改造上发力,记者此前也找到不少实用的改造方案,一起来看一看。
北京某养老社区负责人 张静怡:这个开关有适老化的设计,一方面是大字面板方便识别,第二个方面在于它比正常面板往下一些,整体的离地高度1.1米,这样坐轮椅的长辈也可以很轻松按到这个按钮。
在这里所有的椅子和桌子都没有锐角,都是这样的圆角设计,防止老人因磕碰而受伤。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呼叫器,通过它,老年人可以直接和社区进行沟通。